【营销创新】赵本山的“整合营销”之道
作者:戚海军2010-11-27 228

这个时代不是“单打独斗”的时代,万事都讲究整合。

 

“整合营销”概念在中国市场并不陌生,但真正能弄懂并成功运用的企业并不多见,例如本山传媒,其实这么多年来,赵本山并没有做“一枝独秀”,更未孤军奋战;他膝下弟子可谓各有千秋,在他周围相得益彰,使得本山传媒如日中天,搞得非常红火。

 

下面让我们分享下本山大叔是怎样整合营销的。

 

一、整合“人才”资源

 

在赵本山心目中他非常清楚仅凭自己一人之能,是很难将“东北二人转”文化产业发扬到一定的广度与高度的;与其孤军作战,何不将众多不乏优秀的民间二人转艺人纳入旗下。在赵本山的众多弟子中很多人之前就在一定的“区域市场”小有名气了;如辽宁黑山的王小宝(现任辽宁民间艺术团副团长),黑龙江嫩县的王小利,吉林蛟河市的刘小光,辽宁开原的小沈阳等。当然我们更要佩服“本山大叔”的整合手段,一届“赵本山杯二人转大赛”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品牌地位,更让他及时发现并吸收了不少的优秀二人转年轻人才;像其高徒王小宝,王小莉都曾荣获过此次大赛的金奖。

 

不断地人才整合,使得众徒能团结在“本山大叔”周围,实质上是壮大了“本山传媒”的核心力量,这是赵本山将艺术产业化的强大基石。值得一提的是:赵本山创办了“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”。经过几年多的发展,本山艺术学院已成为东北地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,同时成为“本山传媒”重要的人才储备基地。

从企业的角度讲,要强化企业的竞争力,要做好整合营销,而人才的整合才是当务之急、重中之重。

 

二、整合“品牌”资源

 

光靠“赵本山”这个主品牌是不行的,也很单一;所以“本山大叔”毫不吝惜地要推出自己的“子品牌”;把更多的“子品牌”整合在一起,是“本山大叔”最睿智的一面;但看看我们企业的不少子品牌又有几个是成功的呢,不是过多的子品牌削弱的母品牌的形象,就是母品牌抹杀了子品牌的功劳,多者昙花一现,成功者甚少,所以“本山大叔”的品牌整合功夫,我们的企业家还得多学学。

 

三、整合“媒介”资源

 

企业要发展,品牌要成长,没有媒体的曝光度是不行的。整合“媒介”不能单纯理解就是“打广告”那么简单,如何“借势借力”达到“省事省力”才得行。在“媒介”的资源整合上,“本山大叔”可谓资源广泛,招式娴熟,上到中央电视、辽宁卫视、黑龙江电视台;下到网路传媒、地方影剧院,那可叫一个“绝了”。在媒体的整合上,赵本山是发挥到了极致,调动媒体资源的能力在国内也算首屈一指。

 

但我们的企业呢,以为整合“媒介”就是广告投放,不知道如何携手通过栏目的运营将广告合理的植入,更不会充分利用“事件营销”发挥媒体的力量。

 

四、整合“社会”资源

 

为了有力推广东北二人转,赵本山不会满足于辽宁一个地方,必须大范围的跑马圈地;通过整合各地社会资源,强强联合,实现双赢。于是“本山传媒”不仅在沈阳中街、沈阳工人会堂、沈阳沈铁建立了“刘老根大舞台”,还分别在北京、哈尔滨、长春、天津等地设立了“刘老根大舞台”剧场,整个东北三省及河北、北京一带几乎被“本山大叔”统统“占领”。现在“刘老根大舞台”不仅当选“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;2008年,赵本山还当选为曲艺类东北二人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 

虽然“本山大叔”及“本山传媒”弘扬的是“绿色二人转”和“东北优秀民间文化”,但营销的本质是共通的,希望在时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,我们的企业能多多整合一切可利用的各种资源,让品牌巧借四两、以拨千斤。我们的企业也可以试着尝试整合营销,相信也会带来不错的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