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
作者:李桂生 在笔者看来,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都是营销天才,但往往都不是管理的天才,而企业逐渐做大以后,管理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
在笔者看来,大多数中小企业老板都是营销天才,但往往都不是管理的天才,而企业逐渐做大以后,管理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:成本控制不得力,产品的价格就没有竞争力;品质管理不到位,产品的质量就没有保障,市场越大,投诉越多,最终将失去市场;行政管理不到位,企业天天打乱仗,有些事无人管,有些事人人管……。没有专业学过企业管理,从市场上摸爬滚打成功创业的老板该如何面对企业管理的挑战?
大多数老板简单的归结为用人。但人怎么用?用什么样的人?怎样去评价和掌控你所用的人?诸如此类的问题绝对不是一个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所能解决的,而且信奉用人不疑、疑人不用这一信条的老板大多会以失望而告终。归根结底,管理是不可用别人完全替代的,老板不应该事无巨细、样样都管,但至少应该知道怎样管理经理人。
江门某电池企业去年曾发生引起众多媒体关注的职业经理人“下课”事件,笔者在与其董事长进行访谈时指出,管理实为一场控制性游戏,具体体现为老板与经理人之间的搏弈过程。绝大多数老板不理解自己与职业管理者的契约关系,更不懂得如何与职业管理者进行交易、订立契约。不懂得如何管理职业管理者(副总、厂长、部门经理),只能依靠传统的情感管理模式,但屡屡以失败而告终。
笔者认为,江门老板要管理好职业经理人,必须:首先,了解职业管理者的专业性工作的内容。其次,知道怎样准确衡量职业管理者的工作业绩。最后,事先与职业者进行充分的商讨、议定双方合作条件。
老板们还必须明确:管理不是对人的控制,而是对人的改造;管理更不是对人的征服,而是对人的感动。不少老板喜欢控制人,但不喜欢改造人,因为改造人很难。改造人其实是从内心去控制人,让人自己控制自己,但依照改造者的意志去自我控制,这就符合了管理的实质——不需要管理。改造始于习惯,终于习惯。当被管理者形成了管理者所期望的习惯时,被管理者行为就能按照管理者的意志自动发生,因为习惯是无动机的行为。
而征服则是管理的较低层面,感动才能让人心悦诚服,感动就能超越博弈,超越对抗。感动没有对手,因为感动来源于震撼性的动作或思想。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很强的震撼力。有时,动作或不动作都能产生震撼,震撼是对常识的冲击与颠覆。只有颠覆或冲击我们内心中既已形成的常识,才能动摇我们赖以判断事物的信念,我们才能以全新的眼光来重新审视我们自己,来重新看待外面的世界,来重新构建我们与外部的关系,管理者期待的行为才能发生。可见从常识到信念再到认知乃至行为,这是一切管理行为产生的内在逻辑。

